空氣污染指的是什么?
空氣污染,又稱為大氣污染,按照國際標準化組織(ISO)的定義,空氣污染通常是指:由于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,呈現出足夠的濃度,達到足夠的時間,并因此危害了人類的舒適、健康和福利或環境的現象。
換言之,只要是某一種物質其存在的量、性質及時間足夠對人類或其他生物、財物產生影響者,我們就可以稱其為空氣污染物;而其存在造成的現象,就是空氣污染。
對空氣污染影響比較大的污染物有哪些?
空氣污染對人類會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, 對心血管系統、肝臟等產生危害。一般對空氣污染影響比較大的污染物有硫氧化物、氮氧化物、碳氫化合物、碳氧化合物、粉塵等。其中硫氧化物是酸性物質,一般來自石油、煤的燃燒,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,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形成對人類極為有害的氣溶膠和酸雨。
硫的氧化物不僅會污染環境,而且還會嚴重地危害人類的健康,可能會刺激呼吸道,使內徑變窄,阻力增大,造成對細菌感染的抵抗能力下降,損傷骨髓、脾臟等造血器官,能夠破壞體內新陳代謝。
關鍵詞: 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的危害 空氣污染對人體的危害 空氣污染如何治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