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1】上市條件不同:注冊制是證券發行審核機構只對注冊文件進行形式審查,不做實質判斷。而核準制是實質管理,證券發行不僅要以真實狀況的充分公開為條件,還必須符合證券管理機構制定的發行的實質條件,核準制的目的在于禁止質量差的證券公開發行。
【2】發行審核制度不同:注冊制只要求公司提供的資料是真實有效,公司治理運營監管機構無需過多干涉,而是由市場去檢驗判斷。核準制不僅要求提供真實有效資料,而且對公司現實營運等方面監管機構也會管轄,要達到相關規章制度的標準才能上市。
【3】上市速度不同:注冊制下公司上市的速度會快很多,因為少了很多審核的流程,而核準制下公司在滿足上市條件之后,還需要通過證監會的一系列審核。
【4】漲跌幅限制不同:主板核準制股票上市首日股票最高漲跌幅為±44%;科創板和創業板的股票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置漲跌幅限制,第6個交易日開始實施±20%漲跌幅限制。
注冊制股票就是上市門檻降低,提升上市效率,同時使得上市過程更加規范、透明、可預期。注冊制相比核準制,成本更低,上市效率也更高,并且對于社會資源耗費更少,資本市場可以快速實現資源配置功能。
注冊制和核準制最大區別就在于,注冊制把發行的主動權交給了市場,由市場來決定什么公司可以發,是以什么價格發,在什么時間去發行。
注冊制與核準制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,主要區別在于審核機關、審核條件、形式、規章制度等。對于投資者的影響不是很大。
注冊制對散戶是利好還是利空?
注冊制是一把雙刃劍,對散戶有利好也有利空,主要表現在:
1、注冊制審核機構雖然只對注冊文件審核,不進行實質判斷,降低了上市門檻,IPO增加對于一些愛打新股的散戶投資者來說,股票上市后可能會破發,那么此時就會面臨虧損。
2、注冊制實施后新股會比核準制多,此時個股上漲的難度更大,垃圾股越來越多,對于散戶投資者來說,如果自己不努力學習一些交易知識,就容易被市場淘汰。
3、注冊制對券商股有利,對于炒券商股的散戶投資者來說,股價上漲能跟隨獲利。
4、在我們國家散戶投資者居多,注冊制對散戶投資者的要求會越來越高,如果自己買對了股票可能會有翻倍的可能,如果自己買錯了股票,則也可能虧損很嚴重,買到退市的股票可能就直接退市,所以喜歡炒作垃圾股的投資者來說是利空的。
5、注冊制的股票估值偏高,且漲跌幅限制也比主板的股票大,對于風險承受能力小的投資者來說,在迎來收益的同時,也面臨巨大的風險。